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德国电影参与讨论了欧洲当代最时兴的议题

2016-11-05 德国电影节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
第四届德国电影节即将于11月11日开始,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座城市影院为期半个月的展映。
德国电影节由德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举办,自2013年举办第一届,旨在提供德国当代影坛佳作,加深中德文化交流。

第四届德国电影节将于下周五(11号)开幕啦!
*除了之前公示的官方渠道之外,BC将要放映的7部影片也可以在格瓦拉、微影、猫眼购买啦!
这次影展期间,BC安排了两场导演见面活动,上次介绍了《尊严殖民地》的活动情况:在对抗强权、为爱冒险中,“赫敏”终于长大了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推荐的是另一部作品——《流星街》


以下我们为大家转载了一篇由“德国电影节”官方推送的文章,在观影前,为你概述这部影片的前因后果、看点内涵。
《流星街》11月13日晚16:30放映后,导演艾琳·菲舍尔女士将亲临现场,与北京观众共同交流。
机会难得,不要错过。


移民的大浪潮中,我们究竟该跑去哪里?人类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对于文化身份和精神家园的寻觅似乎仍然长路漫漫。
                           德国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和移民大国,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有近五分之一。无论是劳工还是流亡者,他们所带来的他者文化势必会与德国本土的文化相冲突,不可避免的碰撞后,这些边缘移民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感出现严重缺失,于是很多电影创造者都将眼光聚焦于此,试图以最好的影像形式将其传达出来。 德国电影一向钟情于那些表达难民移民边缘文化的社会议题,就以今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为例,其中除主竞赛单元外,难民题材几乎遍布各个单元;而论坛单元的德国影片《共同海损》也呈现了一艘游轮在地中海与一艘满载难民的橡皮艇相遇的故事;中国香港和法国合拍影片《德昂》以缅甸难民逃往中国为题材;新生代单元德国影片《流星街》则讲述了一名18岁黎巴嫩难民在德国柏林的生活。《流星街》
眉宇间的孤独
18岁的黎巴嫩青年穆罕穆德(Mohammed)与哥哥拉赫达尔(Lakhdar)因为家乡的战乱局势和家人逃到德国,但很不幸,父母都因非法身份被驱逐出境。两人独自住在飞机场旁边的一所破旧房子里,生活步履维艰。哥哥拉赫达尔整日疯疯癫癫,有些神经质,他经常暴怒发火、胡言乱语,不满于眼前的一切。作为一个他乡的寄居者,难民身份、流亡、低贱、歧视似乎已经塞满了他们的生活。镜头流转,你却总能不经意地捕捉到他们眉眼间静默的孤独。 他们也想极力地融入这里的生活,和这里的人们自由地聊天、恋爱,畅所欲言,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兄弟俩在游泳馆遇见一群德国女孩,当拉赫达尔兴奋地向她们喊话,问其中一个女孩的名字时,却没有人愿意理他,她们只是无意地瞥了他一眼,然后,似乎什么也没听见地朝他们轻蔑地笑了笑。女孩们在水中熟练地伸展着身体,连贯的动作间,细长白皙的双腿撩动淡蓝清澈的水,红色的泳衣,优雅的笑,很轻柔,没有粗暴的敌意,但却暗含着无形的排斥与疏离。
游泳馆中的德国女孩影片中,拉赫达尔给我们的印象是暴躁、极端的,他对这个世界似乎早已没了希望。他不去工作挣钱,也不想让弟弟去给那些德国人打工,整天做那些粗重的脏活。他不想让默罕默德像自己那样一事无成,活在社会的最底端,每天饱受社会的不公、戏谑和冷眼偏见;他不想弟弟和他一样只能买得起廉价的薯条,每天闷在破旧的屋子里看无聊的暴力节目、只能靠无理地发疯和大喊大叫来排解心中的不满。在他眼里,小默罕默德的笑总是那么的清澈干净、可爱动人,即使自己只能做一摊众人眼中的烂泥,也不愿弟弟去经受那些纷扰的痛苦和嘲弄。 从性别构建的角度看,男性气概并非是一种天生性格,而是在社会关系中激荡出的集体作品,它也会因族群、阶级、年龄、职业的不同生活经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1998)在分析男性统治时认为,男性特权给男人带來压力和紧张,他强加给男人时刻展示男性气概的义务,具有集体的强烈的他律性和对男性团体评判的依赖。男性往往通过谋杀、酷刑、强奸、暴力运动或工作中对危险的貌视来排除被逐出所谓“强者”世界的恐惧,这样的现象在军队、警察局、监狱的群体中尤为突出。而这也恰好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这个18岁的男孩在最后不远万里去找寻外籍军团,为什么最后他变得和哥哥一样,在屋子里声嘶力竭,烧了墙上的照片,甚至还杀了那只狗。
男性无处释放的荷尔蒙中蕴含着恐惧或许,他只是在寻找一种归属,一种庇护,而这些,却是家庭不曾给予他的,于是他不得不去他处寻找。过去,他一直不忍抛开这些:贴在墙上的照片、儿时美好的记忆、家人、民族、最初的身份,还有那只和他相依为命的狗……就连家乡残酷无情的战争,在他眼中都含着一丝美好,在酒吧,他和修车厂的同事聊天时,天真地说:“当时我在外面玩耍,然后看到了一架飞机,它飞的很快,后面有蓝色的光,它落下来,非常漂亮。”

他不像拉赫达尔那样,努力挣脱一切,而只是想和家人团聚,学好德语,尽快融入这个新环境,骑着自己喜欢的摩托车,自由生活。坐在屋子的角落,认真地听着课文;照着镜子反复端详着自己,看着已经发育得很好的健壮身材,他脸上露出了和这里所有年轻男孩一样骄傲的笑。 拉赫达尔无意间看到弟弟的日记,当他得知弟弟因自己的堕落而烦恼,试图逃离他,于是他选择了离开。但却不料之前两人盗窃修车厂的事东窗事发,可怜的默罕默德惨遭毒打和侮辱,最后被弃之街头。大概,拉赫巴尔永远无法想象,就是这个18岁的小男孩,这个每天和他相依为命,依赖他陪伴他的男孩,有一天真的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了。这一次,他走得比他坚决。
《流星街》
是的,“逃跑并不可耻”

正如那个酒吧里满脸铁屑残渣的男人在感慨战争无情,反思为什么而战时,坦诚地说:“逃跑并不可耻。NO shame in fleeting.” 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个得不到身份认同,偶尔还向真主祈祷的男孩在无形的民族歧视和文化的疏离中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 如果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移民电影是以悲悯的眼光看待处于社会底层和边缘的移民群体,九十年代以后以移民为主体讲述其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和挣扎,那么近十年的移民电影已经慢慢从沉重和压抑中走出来,在更加宽松的多元文化语境中释放出较为轻松自如的、相对包容和积极自主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文化的交织和碰撞。
其中,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像2011年的一部故事片《阿曼尼亚 :欢迎来到德国》,由德国女导演雅瑟敏·萨穆德里(Yasemin Samdereili)自编自导,讲述了一个德籍土耳其家庭三代人在适应与回归间的矛盾抉择,自我身份及文化认同的故事,导演本身也有着库尔德血统,对德国“二战”后移民文化身份和认同问题兴趣浓厚。此外,还有像来自奥地利的女导演费欧·阿拉达(Feo Aladag)执导的《当我们离开》(Die Fremde,2010),讲述了一位土耳其单亲妈妈为了逃避家暴,来到德国投奔亲人而遭受唾弃的曲折经历。该片最后获得了第 60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院线大奖和六项提名。 假若明天来临,我们何去何从?似乎一直是移民群体苦苦思索的难题。德国多元文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下,移民电影作为时代的产物,一直深受关注。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很多时候,一直在努力创建一片虚拟的和谐净土给我们,但复杂的现实却总抛给我们不愿承受的沉重。但哪怕是这样,我们至少也不要放弃电影为我们精心营造的,那个短暂的、自由的反思空间,好吗?

假若明天来临,我们何去何从?




11月13日 16:30 映后嘉宾
《流星街》导演——


Aline Fischer 艾琳·菲舍尔
1981年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
她在法国阿尔代什省的吕萨学习政治学,拥有社会学课程的本科学位以及纪录片制作课程的硕士学位。
2016年3月,她获得了巴贝尔斯贝格影视大学的导演文凭。阿琳·费舍尔的作品涉及性别建构、边境领域等主题,尤其专注于那些被共产主义思想所影响的国家。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百老汇电影中心格瓦拉购票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